WFU

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

華杉:多數人庸碌一生,都是毀在「惰」「傲」兩個字

本文轉載自「華與華磨練2019」年會---華杉
2019110日到12日,華與華在蘇州東山國賓館舉行了「磨練2019」年會。期間,華與華董事長華杉以「終身事業,終身顧客」為題,分別講述了時間管理、客戶服務、互相幫助和事上琢磨等內容。

華杉認為很多人都毀在兩個字上,一個是「惰」,一個是「傲」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刻警惕,心懷感恩和敬意,跟自己的惰性做鬥爭,去「惰」、去「傲」。

以下是此次演講的精華:

華與華的夥伴們,大家午安。
今年的年會我沒有準備講戰略方面的內容,我想給大家分享一點心得。我今天給大家演講的標題是「終身事業、終身顧客」,接下來我會通過「時間」、「勤」、「誠」、「愛」和「事」這五個關鍵詞來做今天的分享。

時間

1.一切都是時間的成果,要經營我們自己的人生總時間
我在標題裡面用了兩個「終身」。這裡的「終身」就是一個時間長度,是從你出生到死亡的時間長度,這決定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,度過了什麼樣的一生。
在一生中,每個人都有至暗時刻,每個人也有他的巔峰時刻。
你們認為人的巔峰時刻應該是什麼時候?我說一個人的人生巔峰,應該是在他死了以後。他死了以後,仍然不斷有人在認識、學習他的思想,他的思想還一直在影響更多的人。
千秋萬業靠的就是教育家,聖人就是在他死了一千年以後,每年都還在創造新的思想巔峰——這就是「時間」的概念,就是要看你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間裡,以及你死了之後,你的時間是不是還在繼續。
羅振宇是我們的合作夥伴,是我們的好朋友,我從他那裡學到了一個概念:我們的生意有兩種,一種是時間的朋友,一種是時間的敵人。
比如說你購買汽車之後,說這個車不想要了,想退回去,馬上要打上七五折,但是你買一個房子,越往後越升值。所以房子是時間的朋友,汽車是時間的敵人。
高科技的公司往往是時間的敵人,因為有摩爾定律,今天最頂尖的,可能明天就變得一錢不值。
那什麼生意是時間的朋友呢?比如說我們讀客圖書做的出版,它是時間的朋友,做的越久,你的版權就越多,做出版跟做收藏一樣,越久越值錢。所以我們做生意,要選擇做時間的朋友。
我想華與華的工作就是時間的朋友,我們每個人都要做時間的朋友,所有的成功都是靠積累得來的。
羅振宇還提到了「國民總時間」這個概念。
華楠在做讀客圖書的時候,他說我們不是在跟別的圖書競爭,我們是跟電影競爭、跟遊戲競爭,我們要做的是讓大家不要看電影、不要玩遊戲,來讀我的書。這實際上還是一個時間的競爭,競爭的是「國民總時間」。
所以我們要去體會時間的意義——一切都是時間的成果,每一個人都要去經營我們的「人生總時間」。
時間在哪,結果就在哪,我們要對每一天的時間都提前做好規劃,去經營好自己的時間。

2.集義而生,把時間都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
很多人說高效人士的習慣是畫象限,把事情分成重要又緊急、重要不緊急、不重要但緊急、不重要又不緊急。我看了這個東西之後,我就覺得這個人實在是對時間沒有概念。
如果你每天都在畫這四個格的話,你會永遠只處理緊急的事,而且永遠都有緊急的事。
所以,如何善用我們的時間?
首先是要把它全都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。
如果說我們能夠做到「集義而生」,每天只做能夠長期積累價值的事情,在你的時間表上也就不會有什麼重要緊急、重要不緊急的劃分了,因為你壓根就沒有什麼「緊急的事兒」,因為每一件事都要日積月累地去做。
而且,你要想沒有緊急的事兒,還需要「少做事」,這個道理是曾國藩告訴他的弟弟曾國荃的。曾國荃打下南京,衣錦還鄉,他發了大財,又退休了沒事兒。
曾國藩就給他說,你要「少舉事」,不要今天去捐橋,明天去修路,老想給家鄉做貢獻。聽起來好像是好事,但是會分散你的精力,讓你無法去修養自己。

3.時間管理三原則:日日不斷、大塊使用、只給自己用
時間管理有三個原則。
第一個原則,就是時間一定要日日不斷地用,做一件事你必須要日日不斷。
第二個原則,時間一定是大塊地使用。現在流行說「時間碎片」這個詞,但是你們想過沒有,你的時間為什麼老是碎片呢?少舉事,只做重要的事,集中時間處理事情,你就應該沒有碎片時間。要把時間都大塊大塊地使用,這樣才能「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」。
第三個原則,絕對不給別人用,只給自己用。就是要學會鐵石心腸地拒絕別人的邀約,不管是誰,不管是什麼事,只要跟我的主戰場沒關係,就不做。

4.做終身顧問,為企業提供終身服務
上個星期我給我們公司確定了一個新的定位,就是「企業的戰略營銷品牌終身顧問」。
實際上我們公司一直沒有解決這個定位的問題,我們老說「華與華=戰略諮詢公司+產品開發公司+廣告公司」。跟我們合作時間長的客戶,像華夏幸福,他們說我們就是他們的戰略營銷品牌總顧問,但是我覺得應該改成終身顧問。
這個「終身顧問,終身顧客」也是我們公司的一個經營理念,我們諮詢費的定價就是以這個思維模式來的——就是以企業能持續支付、華與華能終身服務為標準。我們以前沒有把這個強調出來,我今天把這個強調下。然後,非常感謝胡老師,胡老師幫我解決了華與華的「質量標準到底是什麼」的問題。
胡老師說質量標準,一定要數位化,一定要量化。我說我們行業沒法數位化、沒法量化。但是胡老師他就是死磕著找,就給我找到了一個數據——客戶的存續時間。
客戶的存續時間就是我們的品質標準,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每個客戶的品質都數位化出來。
我們以季度為單位,最低分就是1分,能做滿一年的就是4分,兩年的是8分,這樣華與華做過的所有客戶品質分就出來了,這就有一個指標、有一個KPI去衡量它。
「終身顧客、終身服務、終身事業」就是我今天給大家講的最核心的一個內容。


剛才講了「時間」這個詞,我要說的第二個詞就是勤奮的「勤」。我請設計總監程林越給我做了一個墓碑的圖,墓碑上寫著「一個勤奮的人」。
這個意思是想說,如果我死後,我想在我的墓碑上刻一個「勤」,我希望勤奮是我一生的寫照。
這個「勤」也是曾國藩說的,他說:「人生成於勤,毀於惰,成於敬,毀於傲。」有兩個字是最能讓人敗下來的,一個是「惰」,一個是「傲」。
「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敗;天下古今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敗。」我們每個人要時刻警惕這兩個字,一個是「惰」,一個是「傲」,我們要跟自己的惰性做鬥爭。
華為講的「高層要有使命感,中層要有危機感,基層要有飢餓感」,這裡面說的「飢餓感」,是那種對成功的欲望,你們不能成功,往往最基本的就是欲望不夠。要知道你的欲望不夠,你幹什麼都不行的,一定要有飢餓感。
賈伯斯要說的比華為還高一點,華為的高層是沒有飢餓感的,所以就只能靠使命感。賈伯斯就是永遠都有飢餓感。賈伯斯是永遠都不懂,永遠都去問。
所以我們一定是要勤奮,要去除「惰」字,然後一定是要心懷感恩和敬意,去除「傲」字。


1.盡人之性
第三個我要說的是「誠」字。中庸裡面說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」天命就是上天給你的性質,就相當於給這個物體的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,水到100度就要變成氣體,到0度就會結冰,這是它的物理性質。
上天給你的就是人性,率性就是把你的個性充分發揮出來,這就是「道」,而修這個「道」就是「教」。
「唯天下至誠能盡其性」,只有我一片至誠,我才能充分的發揮自己,才能「盡性」。
對客戶一定要一片至誠,要無我,要只想著怎麼把這個活幹好,只想著怎麼去幫他解決問題。你越能「盡性」,就越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價值。
有人總是擔心自己和客戶想的不一樣,擔心客戶是不是不喜歡我了,我告訴你我最恨的就是這個。你非要知道客戶想什麼幹什麼?我們不要投其所好。你只有做到天下之至誠,你才能夠盡己之性。
盡己之性之後呢?還要盡人之性。不管你是一個合夥人,還是一個小組長,作為領導的職責,就是要讓每個人都盡性,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充分的發揮,把他的全部能量都發揮出來。
我們每天早上開晨會,大家互相交流、相互幫助,就是為了盡小組之性、盡每個組員之性,把整個團隊的力量充分發揮出來。

2.盡物之性
盡人之性了之後,要盡物之性。
我們去日本學習5S,看到車工每天都把車床擦的乾乾淨淨。所以這個車床用了25年,生產效率還是那麼高,這就是盡物之性。
你們有沒有盡你們的電腦之性?一台電腦在你的手裡到底用了幾年?是不是有的人用的時間長,有的人用的時間短?用的時間長的,就是盡物之性;用的時間短的,就是沒有去愛護它。
所以我們要能夠盡己之性,盡人之性,盡物之性。我是華與華的董事長,我的職責就是讓你們所有人都能夠盡性。一個國家的領導人,就要讓全國人民都能夠盡性,讓全國人民都能夠充分發揮,還要盡物之性,讓山川河流、一草一物、空氣、陽光和水都達到最好的狀態。

3.至誠無息
至誠無息,無息是沒有停息。什麼是原則?原則就是沒有例外,對誰都是一樣的。
賈總為什麼那麼支持我?他說:「華杉你知道我最看重你什麼,我最看重的是你沒有私心。」他確實看到我們在對西貝的服務裡邊,從來沒有為了保護自己而去做一些不恰當的事兒。
沒有私心時間長了,自然就表現出來了,而且悠遠,持續的時間很長。基業常青,厚德載物,這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東西。
在前年的年會上,我說我們要做國民諮詢公司,要以「誠意」形成寡頭壟斷,道理就在這裡。所以說,「唯天下至誠,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,立天下之大本。」
再講一個「衣錦尚絅」,裡面穿著錦衣,外面穿著麻衣,讓最有價值的東西慢慢的自發。一個人的人生巔峰要在他死後,有的人剛開始看的時候很厲害,走近了之後才發現名不符實。
另外一些人,開始看的時候,不怎麼起眼,越接觸越覺得厲害,而且每一次接觸的時候都覺得後面還有東西。
我們就是要做這樣的人。這就是「君子之道,暗然而日章;小人之道,的然而日亡。」小人是用意表現,開始的時候讓你覺得很厲害,是大師,後面一年、二年、三年、五年,的然而日亡,破產了,那些紙糊的大廈就都被撕碎了。
而君子之道不那麼顯眼,但是暗然而日章,是一點點開始的,你開始覺得他土鱉、草根,最後他成為最耀眼的明星。
孟子也講過這句話,說你不要做七八月間的大雨,呼風喚雨的不得了,但是一會兒就沒有了,明天人們就忘了這場雨了。要做有源之水,能填滿一個水塘,往下再填滿一個,最後匯成江河、大海。我們要做日日不斷之功,要積累,要滴水穿石,最後也是匯成大河。
所以,華與華最核心的價值,就是一個「誠」字。那麼什麼是「誠」呢,朱熹說的最精彩:「誠者不自欺也」,不要欺騙自己。欺騙的原理是自欺欺人,人若欺人必須先自欺,先把自己騙信了,然後就欺人。
所以我們寫PPT的時候,你們要看一下裡面有哪些話是你自己都不信的。當你很認真的去對待,你說出的每一句話,寫下每一個字的時候,你就能做到自己不欺自己。

4.存天理,滅人慾,致良知
我也經常講這個,這也是朱熹的話。朱熹說吃飯就是天理,美食就是人慾。我覺得說的有點過了,因為朱熹自己還喜歡喝美酒。應該是美食就是天理,管不住嘴、吃多了、吃胖了就是人慾。這樣一看,每吃一頓飯都可以說「存天理,滅人慾」。
在我們跟客戶的合作裡面,給客戶把活幹好就是天理,想要簽合約就是人慾。天理人慾的分界就在這兒,這樣你就不會為了去簽約同而做一些迎合客戶的事情,你就能夠始終按自己的原則來辦事。
這就是王陽明說的「我心光明」,我只憑著大是大非去做,這就是良知。良知是不問結果的,人慾是要結果的。所以,不要人慾,一切只憑是非去做。

5.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,一切都是難得可貴
我最近經常給大家講兩句話。第一,「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,一切都是難得可貴。」今天所有的一切,包括你的家庭,包括你在華與華的工作,包括今天巨大的繁榮的中國市場,都是難得可貴的,不是理所應當的。
我們收客戶這麼多錢,是難得可貴,不是理所應當。為什麼?在亞當·斯密的《國富論》裡面有答案,他說在窮國是賺不到錢的,在富國也賺不到錢,只有在迅速增長的地方才能賺錢,因為財富有增量,有增量可以用於分配。

6.沒有什麼是一勞永逸,一切都需要不斷獲取
我要說的第二句話是,「沒有什麼是一勞永逸,一切都需要不斷獲取。」
我們有好幾個客戶都表態說除非我死了,否則我都要跟華與華合作。如果你聽到這句話,並且把它當真了,你覺得可以一勞永逸了的話,那你很快就會被這個客戶所拋棄。
所有的問題,都出在做成一件事之後,就覺得可以一勞永逸了。為什麼婚姻會出問題?因為沒結婚的時候都在不斷獲取,一結婚就以為可以一勞永逸了。


我還要講一個「愛」,這個字是我在西貝學習到的。華與華是一個特別理性的公司,西貝是一個特別感性的公司,我非常羨慕西貝能把愛傳遞出去的文化。
我前段時間看了我們的客戶電話記錄,很多人問我們有沒有分公司。華與華為什麼沒有分公司?這其實也在於我們的一個基因,就是一定要讓所有人在一起工作。
這次年會有一點我感受很深,就是設計師專項獎的評選,每一個人上去講述華與華的方法,我都覺得非常的準確。這是我努力得來的,因為我每星期至少會和全公司的人一起開一次會,要麼就是周一的例會,要麼再加上周二的培訓。
「在一起」這個詞非常的重要,我們有非常多的集體活動,有非常多現在這樣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機會。
所以,我說華與華的辦公室一定要有一個能容下全公司的會議室。現在我們公司的會議室我認為已經到了極限,以後華與華要是200人、300人的話,我已經研究好了怎麼設計辦公室的會議室,就是類似英國下議院的那種會議室。
下一個華與華的全體會議室就這麼裝修。這樣的話,我們每周還是可以一起來討論,一起來進行腦力的激盪。
同時,我也希望你們大家除了小組的團建以外,也要加強小組長之間的交流,設計總監之間的交流和我們合伙人之間的交流。
各個不同團隊,要發揚在一起的友愛文化,相互幫助,促進進步。否則,一個公司裡邊很快就變成不同的小團體了。
我們一定要「習相近」,形成共同的習慣,所有的地方都有華與華的習慣法,這就是愛的意義,就是在一起的意義。


1.必有事焉而勿正,勿忘勿助
最後一個字,就到了我們的主題「事」。「必有事焉」,事就是要用功,有事一定是有具體的事兒。這是孟子提出來的,王陽明也經常引用這四個字。「必有事焉而勿正」是孟子修心的方法,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,只管努力別問結果。
所以我們說問題,一定要說具體的問題。只有說到具體的事,才有具體的解決方法。我們要言必有事,行必有事。
「而勿正」,正就是有預期,有期待。勿正,是不要有期待;勿忘,就是不要忘記,要下日日不斷之功,每天要下的功夫別忘了;勿助,就是不要拔苗助長。我們服務客戶是不是經常也是一樣,老想搞一把大的,想要拔苗助長?
所以,你們每一個人在華與華的成長,想要成為合伙人,想要成為大師,就要「必有事焉而勿正,勿忘勿助」。這就是修身的心法。你老是急躁,就永遠練不成。

2.知行合一,事上琢磨
王陽明說:「人須在事上磨練,做功夫,乃有益。」這就是我們說的凡事徹底。凡事徹底是去年我們的年會主題,今年說事上磨練,來來回回一直也都在磨這一個事兒——只有你在事兒上磨練,你才能夠知行合一。
我今天說的,第一個是時間,做終身事業,服務終身顧客,行日日不斷之功。你去做了,你就會找到其中巨大的樂趣和成就。你去做了,你就會知道。
你一定得在事上磨練,去做了,你就知道什麼叫勤奮,不要惰,不要傲。
不要有期待,你自然能體會到那種誠意。所有你得到的東西,往往都是事先沒有期待的,你要去理解這一點,因為奇妙的地方就是它自己會來。
我們不要老想去奪取,而是你自己在這兒,讓它自己來。
你得去事上磨練,才做得到知行合一。你深深地對別人投入了愛,你也能夠得到別人傳遞給你的愛,你也才能夠對「愛」知行合一。
因為我平時跟大家的交流非常的多,今年年會我就沒有再去講戰略方面的內容,就給大家分享這些心得,希望大家在2019年好好的磨練自己,謝謝。